综合媒体报道:2022年2月25日,“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春季)”召开,邀请多位冬奥与绿色金融知名专家参与讨论,并对外发布《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智库研究报告,首次对外讲冬奥背后的绿色故事。新华社、新华财经、中国银行保险报、金融时报等数十家媒体参加此次报告发布会的报道,全国数十万人通过在线直播收看了此次报告发布会。新华财经、中国新闻网、金融时报、北京日报、深圳特区报 等媒体报道本次论坛。
媒体报道截图(持续更新)
会议现场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主任、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树旺在线发表了致辞,在致辞中分享了分享了双奥绿色办赛理念与冰雪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双奥的绿色理念与绿色行动背景,以及从大众参与的视角解析了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基础,并提出了后北京冬奥时期的冰雪运动大众参与的对策与思考。
李树旺
赵越
在报告发布环节,随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项目副主管赵越发布了报告《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赵越向来宾简要介绍了报告内容,他表示,《报告》报告提出了本届冬奥会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带来的五个“首次”,强调绿色奥运与绿色金融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特殊意义。五个“首次”分别为:历史上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绿色金融的首次“大型国际汇演”;多方机构在共同服务大型国际活动方面的首次绿色金融合作;奥运场馆首次实现100%绿色用电;绿色金融首次将大型国际活动与精准扶贫同时推进。
报告封面
人大重阳绿色金融部项目副主管刘锦涛主持了报告环节
在随后的嘉宾演讲环节, 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黄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总工程师、研究员夏青、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处长刘新平、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高俊峰、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刘清芝出席研讨会。
黄毅(网络图)
黄毅在线发表了演讲,他首先表示中国开启了以“双碳”目标为顶层设计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多年来成效显著,而本次“绿色冬奥”的顺利举办,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未来应继续发挥绿色金融的国际可持续属性,进一步推动中国碳中和理念走向世界。
夏青
夏青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绿色感悟,夏青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绿色感悟,绿色冬奥在带来环保人都有的自豪感同时,增添了与空气无关的新环保责任,和以呈现在面前的环保朋友遍天下的新局面。
刘新平
刘新平首次对外公布了这次冬奥鲜为人知的绿色故事, 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介绍了北京2022冬奥会是第一届从筹办到举办全面落实《奥林匹克2020议程》可持续性要求的奥运会,从北京标准、碳中和、低碳场馆、超低耗能建筑、低碳能源等角度分享了北京冬奥的绿色低碳成果。首次对外提出北京冬奥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将三个国际标准融合在一起,第二个是所有全过程、全方位落实这个标准,第三是2015年咱们国家20121落地之后,第一个这么大规模大型活动通过的认证。
蓝虹
蓝虹指出,蓝虹从碳排放权交易、CCER、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碳中和债等角度分享了2021年碳中和元年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进程,以北京水毛茛为例介绍了绿色金融对北京冬奥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
高俊峰
高俊峰从林业碳汇的角度出发发表了演讲。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从盘活林业资产、发展林业产权交易等角度介绍了林业碳汇对于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发展林业碳汇推动冬奥实现碳中和。
刘清芝
刘清芝为大家揭晓零碳冬奥的秘密,介绍了生态环境部所颁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并从碳中和管理、抵消措施、碳排放核算、技术减排措施等角度分享了北京冬奥会碳中和行动的具体路径。
此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郑挺颖主持。
对中国来说,奥运会期间绿色金融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实际金融价值。借助绿色金融的支持,2022年奥运会基于中国长远环保主义的愿景,催化了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根本变化。通过此次冬奥会,中国有理由向全球证明其在绿色金融、绿色能源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借此机会正式向全球展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为了推进双碳目标,人大重阳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发布《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绿色复苏的契机、困境与出路》《“碳中和”元年与金融业的绿色升级》《“碳中和”中国城市进展报告2021》《纠正运动式“减碳”,来自欧美国家的教训与启示》等研究报告,举办了一系列“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合作开发“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等,推出了“碳中和十讲”系列等公益在线直播讲座。今后,人大重阳将继续紧密围绕碳中和和绿色金融,传播与此相关的科学知识,为科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增力添瓦。
